pg电子平台全力推进健康南阳建设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5-09
 pg电子平台加快市中心医院新区医院(市中心医院迁建)、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和市医疗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市精神病院扩建、市眼科医院新院区改建(银都建国酒店改建)等4个在建项目施工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用……这是3月16日,记者从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体育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全力推进健康南阳建设,打造豫西南地区医疗卫生高地,确保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更加充分、均衡。主要健康指标提质晋位:一是健康指

  pg电子平台加快市中心医院新区医院(市中心医院迁建)、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和市医疗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市精神病院扩建、市眼科医院新院区改建(银都建国酒店改建)等4个在建项目施工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用……这是3月16日,记者从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体育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全力推进健康南阳建设,打造豫西南地区医疗卫生高地,确保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更加充分、均衡。主要健康指标提质晋位:一是健康指标持续改善。实现“两高”“三低”,即全市人均预期寿命增幅、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值,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二是资源配置指标持续提升。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分别达到7张、3.5人、4.2人、3个以上。三是群众获得感指标持续转优。分时段预约精确到30分钟以内,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到15分钟以内,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在9日以内,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在8日以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患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四是体育健身指标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4平方米,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提档升级。

  实现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职业病等得到有效防控。

  开展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深化“两建三融四行动”,办好“名医大讲堂”系列健康栏目,打造群众身边的“健康大课堂”,全面开展“健康南阳行·大医献爱心”等品牌行动,推动健康知识进万家。创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促进分级诊疗制度。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家庭病床试点。全面开展县域医共体改革效果评价,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人事薪酬改革,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改革试点建设。坚持基本药物的主体地位,完善综合监管制度,持续开展蓝盾护航行动,打击非法医疗美容。

  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完善“健康南阳”便民服务平台,创新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

  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完善重大疾病综合防治体系。全面落实结核、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行动,推广慢病“防、治、管、控”全病程、全周期防控模式,继续开展重点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

  积极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立健全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的应急指挥体系,加快推动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建设。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实施“医疗专家下基层”人才计划,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县级特色专科。加快推进“肿瘤、微创介入、麻醉疼痛、重症监护、静脉血栓栓塞症”五大临床服务中心建设,年底前每个县至少建成2个中心。

  持续推动中医药强市战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中医药在妇幼保健、老年健康、卫生应急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年底前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建设“仲景苑”达到35家以上,二级妇幼保健院建成不少于2个中医特色治疗室。提高急诊急救水平。打通全市“120”信息交互平台,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

  推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保障、二类公益”和“两个允许”及职称晋升激励政策,落实乡村医生“乡聘村用”,2023年按不低于4500元标准落实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补助。

  打造一批保障有力、功能完备、服务优质、各具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3年行动计划,开展新创推荐标准机构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达到80%以上。健全签约服务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全科医生服务模式,推进重点人群签约履约服务质量。

  完成“产前筛查”覆盖率不低于75%、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不低于98%、“两癌筛查”11万人的目标任务,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

  加强老年人群健康服务。推动市、县老年医院建设,全面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70%、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比例达到85%。

  强化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完善托育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和机构管理办法,构建政府主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教养医相结合的托育服务体系。市级要建成1所托育服务中心,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新开、增开托班,新建和改扩建的公办幼儿园原则上均要开设托班。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工程,推动城市“15分钟”健身圈提档升级,建好市全民健身馆、第二体育健身中心智慧健身步道等项目。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健身功法活动,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与体育运动融合发展。推广体卫融合诊疗模式,发挥好“运动康复门诊”作用。

  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全力决战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积极承办省级以上体育竞赛,开展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继续开展“奔跑吧,少年”主题活动。巩固和加强体育人才培养阵地建设,发现、选拔、培养和储备更多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加大引才力度。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加强与高校合作,柔性引进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高层次对外交流合作pg电子平台,邀请国内外资深医疗专家来南阳坐诊、指导,带动特色发展,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发展格局。培育一批南阳名医、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医疗技术骨干。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当好“金牌店小二”。聚焦“无审批城市改革”、积极探索“容缺办理”,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实现“医健快办”“医诺办”,打造“医宛通办”政务品牌。

  坚持项目为王。市级层面要加快市中心医院新区医院(市中心医院迁建)、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和市医疗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市精神病院扩建、市眼科医院新院区改建(银都建国酒店改建)等4个在建项目施工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用;强力推进市中心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市中心医院独山院区)、市传染病医院、市疾控中心迁建、市三院迁建、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市眼科医院迁建6个项目前期手续办理,10月份之前全部实现开工建设;市八院、市九院、市中心血站迁建项目要加快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达到开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