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技术pg电子平台破局县域数字医疗——兰丁股份在全国布署超千家县域AI病理实验室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5-12
 pg电子平台近日,湖北省钟祥市妇幼保健院与兰丁股份合作建设的AI病理实验室项目传出好消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的基础建设已接近完成。  至此,兰丁在全国各地布署的县域AI病理实验室已超1000家,其中,与妇幼保健院共建的高等级实验室达400余家,另有2100余家医院采用兰丁设备开展临床病理诊断业务。从上海浦东到雪域高原,从内蒙草原到南海之滨,兰丁AI大数据云诊断技术已覆盖了全国31个省

  pg电子平台近日,湖北省钟祥市妇幼保健院与兰丁股份合作建设的AI病理实验室项目传出好消息——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的基础建设已接近完成。

  至此,兰丁在全国各地布署的县域AI病理实验室已超1000家,其中,与妇幼保健院共建的高等级实验室达400余家,另有2100余家医院采用兰丁设备开展临床病理诊断业务。从上海浦东到雪域高原,从内蒙草原到南海之滨,兰丁AI大数据云诊断技术已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基层,特别是县域带去了数字医疗的破局。

  兰丁向县域的布局,早在多年前便已开始,而促成这一布局的直接原因,正是宫颈癌筛查。以往的宫颈癌筛查,缺乏病理科的基层妇保院需要在采样后将样本集中运送到大城市的大医院或者第三方实验室完成检验,不仅费时费力,也增加了不少物流成本,更主要的是,一旦样本在运送途中发生破损丢失,则一切工作都将前功尽弃。县域AI病理实验室的设立,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

  通过合作建设AI病理实验室,兰丁将智能扫描终端设备投放到各基层妇保院,受检者只需去妇保院取样,妇保院在本地即可完成宫颈标本的制片,扫描上传等过程,数据上传至兰丁AI大数据云诊断平台后,由云平台进行诊断并生成报告,再由病理医生在云上进行质控把关,受检者在家用手机就能查看结果。

  从湖北省和全国多地AI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实践来看,这种AI宫颈癌筛查模式不仅速度远高于传统人工筛查,而且有效降低了误诊率,做到了数据的可复核可追踪,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基层宫颈癌筛查的效率和质量均大为改观。在西藏山南,兰丁AI病理实验室的成功运行,成为用AI技术解决偏远地区“筛查难”的典型案例。

  2019年7月,由兰丁云与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共同建设的西藏山南宫颈癌筛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采用兰丁AI大数据肿瘤筛查技术和设备,为山南市宫颈癌筛查项目提供服务。由于山南市地处偏远,农牧民居住分散,加上筛查标本需要送回内地检测,过去,等待筛查结果往往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利于开展追踪随访。采用兰丁技术开展筛查后,有效克服了高海拔、高寒等特殊气候地理条件带来的不便,实现了本地快速出报告,切实解决了当地妇女的“筛查难”,也充分提高了筛查工作的质量,令山南市每年的筛查率大幅提升。

  今年1月,国家卫健委、全国妇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2—2030年)》,要求进一步完善宫颈癌防治服务体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这一行动计划的提出,进一步印证了兰丁布局县域的前瞻性。“加速消除宫颈癌 最重要的落脚点是县一级。”兰丁股份董事长孙小蓉表示。中国有2.9亿适龄妇女需要做宫颈癌筛查,其中的多数人都生活在县及以下的基层单位,而县域同时也是医疗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如果按传统的人工筛查方式,开展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需要大批有经验的病理医生,但中国的病理医生数量尚不足2万人,医疗资源匮乏pg电子平台、工作经费有限、查救治一体化体系有待完善等痛点在县一级体现得尤其明显,很多县级妇保院甚至没有病理科。面对这些问题,要有效提高筛查覆盖率,实现加速消除宫颈癌的目标,迫切需要找到性价比高的新方法。而兰丁县域AI病理实验室的建设,通过技术下沉为基层妇保院赋能,不仅缓解了县域医疗体系检测能力稀缺的问题,也为基层带去了完整的质控体系,有效提高了筛查质量和覆盖率。

  2022年,湖北省启动了城乡适龄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计划在三年时间内为全省1267万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项目启动以来,承担技术服务工作的兰丁股份在不断研发新技术新设备,保质保量完成筛查任务的同时,加快在全省建设县域AI病理实验室,探索建立可为全省提供高效优质筛查的技术服务和信息管理体系,在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北省1267万筛查项目的顺利实施充分表明,AI筛查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县域AI病理实验室的批量建设,完全可以为中国和世界实现消灭宫颈癌的目标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

  县级医院是百姓看病就医的关键环节,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2021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根据相关要求,“千县工程”将着力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补齐县医院医疗服务和管理能力短板,重点提升肿瘤等专科疾病防治能力,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丰富远程医疗服务内涵,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千县工程”的启动,为兰丁股份开辟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随着县域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论是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还是强化医院人才、学科建设,加强县域内医疗资源整合共享,都要求不断加强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而兰丁AI宫颈癌筛查多年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AI大数据云诊断技术高效可靠,可弥补基层医疗体系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等短板,增强对肿瘤等疾病的早期监测预警和检测能力,有效提升基层医疗体系信息化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些,均与“千县工程”的目标和要求遥相呼应。

  “千县工程”着重强调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的下沉,通过AI医疗技术赋能基层同样是实现医疗资源下沉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兰丁所实施的AI宫颈癌筛查中,AI大数据云平台不受地域影响,全天候提供精准诊断,让有形的优质医疗资源以数字化形式下沉到县乡,缩小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所导致的城乡差异,增强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实际上,在兰丁打造县域AI病理实验室的过程中,便特地从设备和人才两方面强调了对基层医院的赋能。

  在兰丁向基层投放的设备中,智能便携式显微扫描仪是较为典型的一款。这一设备可对临床样本进行快速扫描和图像处理,通过智能算法对细胞图像进行AI分析和可疑细胞标记,并经由5G网络接入AI云诊断平台,开展远程诊断和质控。与传统的显微镜等大型设备相比,它还拥有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性价比高、操作简便等突出优势,可随时随地开展多类高发肿瘤的早期辅助诊断,特别适合县及以下医疗机构配备,有效提升基层的病理诊断实力。另一方面,兰丁也在致力于帮助更多基层医生尽快熟悉掌握数字病理诊断技术。为开展对AI宫颈癌筛查的质控,兰丁AI大数据云诊断平台原本就汇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作为云上“把关人”,如今,兰丁又宣布优先向县域医院病理医生开放AI大数据云诊断平台,并提供数字病理扫描设备和操作培训,分享业已积累的大量数字病理案例,组织基层医生与病理专家共同开展对疑难病例的探讨交流,为基层培养更多的数字病理人才。

  实践表明,通过从设备和人才两方面的赋能,兰丁所打造的县域AI病理实验室不仅能够满足宫颈癌筛查的需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诊断,实施技术革新提供支撑,充分提升基层医疗体系的查、诊、治水平和执行大型公卫项目的能力,进而为县域数字医疗带去破局。

  2022年,兰丁云与云南省盐津县人民医院签署协议,正式就远程AI病理细胞诊断项目展开合作。根据协议,兰丁云将在妇科宫颈细胞AI诊断、非妇科细胞远程诊断等领域为盐津县人民医院提供协助,不断提升医院的诊断水平和时效。

  为此,兰丁专家组三赴盐津,不仅从武汉带去了 AI 扫描仪等设备,还与当地医生一道,运用AI云诊断技术进行了宫颈癌筛查、口腔癌筛查、甲状腺肿瘤快速诊断的研讨。在尝试了用手机接收远程诊断报告后,当地医生均对兰丁AI大数据云诊断技术表示赞赏,认为这一技术将帮助医院有效提升信息化水平。

  2022年,为高质量完成宫颈癌筛查任务,湖北麻城市卫健局决定引进兰丁技术,在市妇幼保健院建立AI细胞病理中心。中心投入使用后,让麻城实现了宫颈癌当地筛查、当地复诊、当地治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与此同时,中心的投用也带动了当地医疗机构的学科建设和能力建设。

  此前,麻城30多家医院中仅市人民医院设有病理科,AI细胞病理中心的投用,不仅让当地医务人员接触到前沿技术,也让地方医生与病理专家共同参与对样本的复核和抽查,进一步提升了本地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基层的病理检测能力。“在开展AI宫颈癌筛查,建设AI病理实验室的过程中,兰丁一直在为基层妇保院赋能,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也看到了兰丁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之外的价值和潜力,现在国家提出“千县工程”,让我们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有了更高目标。”兰丁股份董事长孙小蓉表示,兰丁从成立之初就扎根在基层,始终坚持将技术下沉到基层,为此,兰丁将发挥在AI宫颈癌筛查中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更多地兴建县域AI病理实验室,并着眼于打造一些高水平的示范中心,进一步运用AI大数据云诊断技术提升基层医院的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网络化、标准化水平,切实为“千县工程”提供助力。